平凡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宋将门在线阅读 - 第464章 民变

第464章 民变

        王宁安觉得他的心脏接受能力很强了,可是听到种家居然和崔家有关系,也差点吐血。

        “三将军,不是开玩笑吧?堂堂种家,也要依靠别人?”

        种诊老脸一红,“王大人,不是谁都有点石成金的本事,我们也是无可奈何,还请王大人谅解。”

        王宁安很快恢复了镇定,淡淡一笑,“谅解与否,还要看你们做了什么。”

        种诊连忙说道:“我这次是奉了二哥之命过来,就是要把一切都告诉王大人。”

        ……

        当年种世衡率领数千乡亲北上,筑起清涧城,抵挡西夏,种家军由此名扬天下,不到十年光景,就发展到了上万武士,比起上百年的折家军还要强大。

        种老将军领兵有方,经营有道,这是人所共知的,而暗中呢,种家得到了强大的资助,这笔钱就是来自崔家!

        养兵要花多少钱,前面已经提到过多次,不用废话。

        种诊说得对,不是谁都是王宁安,没法点石成金,上万效用士,花费之巨,简直不可想象,如果没有崔家的资助,种家就没有今天!

        “三将军,崔家不会白白帮助你们吧?他们要了什么回报?”

        “王大人高见,他们要求安排一批人,充当我们家的效用。”

        “人很多?”

        “嗯,陆陆续续,差不多有三千人吧!”种诊苦笑道:“真正打仗的多是我们种家的子弟,而管理钱粮,赏罚,田产,军械,这些都是崔家在打理,与其说是种家军,不如说是种外崔内!”

        王宁安又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是相信的。

        以王家军为例,绝不是几千铁骑,几万个武士而已。要想让这些人抱成一团,悍不畏死,就必须解决他们家人的生计。

        通常一个士兵,就有两三个兄弟,还有女眷,要给他们安排工作,要让他们的孩子有书读。

        王家庞大的产业,解决了十几万人的就业。

        种家的摊子不比王家小,当然要花费无数的精力。王家是靠着白氏撑着,而白氏手下,还有一大堆六艺学堂的人。

        王宁安近十年的储备开花结果,才能顺利维系庞大的王家军,让将士们安心杀敌,所向无敌。

        “三将军,既然你们和崔家如此亲密,你为何又要告诉我这些?”

        种诊深吸口气,突然咬牙切齿,“王大人,因为我们察觉了崔家的阴谋!他们根本是利用我们!”

        “什么意思?”

        种诊激动起来,“王大人,你还记得屈野河之败吗?”

        “嗯,你们家前去救援,损失了好几千弟兄。”

        提到了这事,种诊更加愤怒,甚至五官扭曲,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当初司马光急于立功,让人马渡过屈野河,结果打了一个大败仗。种家军本来是不想掺和的,他们和庞籍本来就不对付,司马光败了,最好能把火烧到庞籍身上,让老庞籍滚蛋才好呢!

        结果当时崔家人反复劝说种鄂,鼓动他出兵,说什么不能留下见死不救的骂名……种鄂被说动了,结果就遭到了西夏人的伏击,惨败而回。

        好几千将士,连尸体都没抢回来。

        种家军自从出道以来,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

        种鄂能甘心吗?

        这些日子他一直暗中调查,虽然崔家人一味否认,但是从各种蛛丝马迹来看,就是他们干的!

        鼓动种家出兵,再把消息传给西夏,让种家军吃瘪!

        “三将军,做事都有动机,崔家这么干,是想达到什么目的,单纯是坑你们一把,还是另有所图?”

        种诊道:“崔家行事诡谲,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听说,之前崔家曾经派人去面见文相公,似乎是劝说他不要支持陛下迁都……”

        王宁安眉头一皱,他立刻把人叫来,拿着他的一封信,送去文府,不到一个时辰,家丁回来,在信上只有一个“是”字。

        “嗯,三将军,现在的情况应该明白了。”

        王宁安道:“崔家不希望朝廷迁都洛阳,就用尽手段阻止,劝说文彦博不成,他们就拿你们种家军祭旗,想借助西夏的力量,敲山震虎,让朝廷放弃迁都的打算!”

        种诊反复想了想,用力点头,“王大人的推想是合理的,崔家是西北的土皇帝,实力强悍,如果朝廷迁都过来,陛下肯定不会放过他们的!”

        王宁安知道的比种诊还多,要说迁都,那可不是小工程,就在赵祯下旨之后,光是皇城司就派出了上千人,寻访西北民情,调查各种情况,为了皇帝的安全,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崔家能在西北苟延残喘,甚至发扬光大,靠的就是西北偏离朝廷腹心,皇家鞭长莫及。假如真的迁都过来,长年累月,他们的那点土,怎么能埋得住屎,曝光是迟早的。

        而且上至皇帝,下旨政事堂,在打压世家的这一点上,是高度一致的。

        崔家无论如何,也不希望迁都过来。

        可偏偏赵祯就来了。

        所以他们弄出了一场惨败,让西北门户洞开,想要逼着赵祯知难而退。

        谁想到,赵祯居然把王宁安找来,而王宁安又快速拿出了方略,让司马光出使西夏,开放青盐贸易。

        这件事情对崔家有两个打击,一个是朝廷铁了心迁都洛阳,再有就是抢了他们的铁饭碗。要知道大宋封锁西夏,造成西夏物资短缺,一匹寻常的丝绸,弄到西夏都能卖到50贯钱。

        鬼知道崔家赚了多少!

        只要开始正常贸易,走私必然衰败下去。

        有这两条,崔家拼命也就不足为奇了。

        皇权是世家,千百年来,都是死敌。

        其实面对皇权,世家并不是那么好欺负,从魏晋南北朝以来,朝廷走马灯一般更换,世家岿然不动,他们牢牢把控地方,就好像把根须深深扎进泥土的野草,任凭燎原火,春风吹又生,可谓是生生不息,无所畏惧。

        ……

        鬼知道,王宁安这个混蛋,又拿出了一手绝活。司马光亲自跑地方,推行换盐的策略,所到之处,老百姓欢声雷动。

        接着司马光又把这一招发扬光大,任用了好一批能干肯干的官吏,他们在前面冲,整个西北的权力格局都被破坏了。

        朝廷直接沟通百姓,还要世家干什么,还要大族干什么?

        不只是崔家,西北的其他豪门大族全都感到了危机。

        简言之,这是一场由迁都引起的博弈,在双方不断较量之中,越来越升级,下得赌注也越来越大。

        当西夏停止向大宋输入青盐,种鄂瞬间看清楚了,崔家对西夏有着庞大的影响力,因此他也认定了,绝对是崔家暗中下手,害死了几千条人命!

        当初种家崛起靠着你们,有恩不假,可是你们丧心病狂,拿种家军的将士性命开玩笑,老子再听你们的,不是犯贱找死吗!

        王宁安何许人也?

        京城那么多厉害的高手,都被他杀得落花流水,连辽国都败了,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崔家!

        种鄂当即决定,让三弟种诊过来,把一切情况都说清楚。

        “王大人,这些年我们的确和崔家有往来,也依靠他们的力量,可这一次西北的事情,我们家从来都没有参与,而且还是受害者!我们也不想再受崔家的摆布,求王大人帮忙,一定要铲除崔家才是!”

        说着,种诊居然要下跪,王宁安连忙扶起。

        “三将军,真是想不到,崔家竟如此丧心病狂,你放心,本官一定全力以赴,铲除这颗毒瘤。”

        王宁安又让种诊坐下,谈了几句,就问到了运城的事情。

        种诊怎么知道,运城的池盐会有风险呢?

        “王大人,据我所知,崔家不光是在种家安插了人手,其他各军,人数也不少,您也知道,西北贫瘠,自从和西夏的战事停下来,朝廷的军饷就时常拖欠,谁不要做点生意,填补军用,崔家趁虚而入,各处都有他们的人,尤其是运城,那里是产盐的宝地,崔家怎么会放过?王大人,你可一定要小心才是。”

        听完了种诊的介绍,王宁安表面上频频点头,含笑让种诊放心,还叮嘱他不要随意走露风声,防止被崔家知道。

        送走了种诊,王宁安就把司马光叫来,他还是很信任光光的大脑的。

        听完了讲述,光光立刻变色道:“种家和崔家的联系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种世衡,和他的三个儿子,种诂、种鄂、种诊,都是人精儿,岂会被崔家耍得团团转,我猜他们一定有更深的勾结!”

        王宁安点头,“我也是这么看,种诊的动作应该是想和崔家切割,又怕伤到自己,才偷偷找我——只是当务之急,不是种家,而是盐!”

        “君实,运城那边有把握吗?”

        司马光有些心虚,“先生,之前弟子还信誓旦旦,可此刻却有些不好说了,这个崔家太可怕了。”

        王宁安沉吟道:“既然如此,你就去运城,亲自盯着,记住了,务必要把盐弄来,这是咱们的最后指望!”

        又是我倒霉!

        光光都无语了,却不敢违背师命,赶快收拾,直奔运城。

        就在光光离开的第二天,突然传来了加急军报,庆州一代,有乱民举事,聚众数万,猛攻城池,城中守军不足2000,一日三惊,请求朝廷立刻援救。

        赵祯当即下旨,让王宁安去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