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总决赛的项目却有所不同,相比于千奇百怪的考题,决赛的项目更加固定。 固定也就意味着稳定。 作为全国级的赛事,名刀大赛容不得半点马虎,自然是以稳为主。 今年的项目同样如此,就是一个单纯的缝合比赛。 但,稳是一方面,决赛的含金量却绝对不低。 敢对每一针缝合都提出拉力范围要求的,恐怕也就名刀大赛了…… 这要是放到临床上,别说医生同行,就是患者都可能觉得这个医生有病。 “难度非常高。”一名考官评价道。 他是西北的名医,曾经在啤酒国慕尼黑心脏中心进修,擅长心脏瓣膜的微创修复,技术极强。 听到这个评价,周围人的脸色都不禁凝重了几分。 心脏瓣膜的微创修复,最讲究的就是缝合技术。 因而,这位考官可以说是以缝合技著称。 然而即便是他都觉得不简单,可想而知这个项目对这些小年轻而言有多难。 “难……上一届也难,结果冒出了个全满分的怪胎。”有人忍不住说道。 这话顿时激起了一番讨论。 “你说的是许秋吗……这种人才可遇不可求。” “今年倒是有两个女娃,都是许秋的学生,不知道她们表现如何。” “许秋只有一个,想要复刻他的奇迹,基本上不可能。”有人理智地摇了摇头。 这是实话。 陈巧与施怜两人天赋虽然高,但跟开了挂的许秋是两码事。 以这个项目的难度,一百针下来,能完成三四十针,属于在缝合领域颇有心得。 五六十针,差不多就是省市内缝合一把手的水平。 再往上,那就是缝合专精的医生才能做到了。 在场的虽然都是青年精英,但也要看考题有多难,以第一个考核的难度,平均能有个四十针就已经是顶天了。 “协和有许秋的学生?”这是,主考官来了兴致,问道。 协和的副院长点了点头。 他虽然不参与评分,但也坐在评委席这边参与点评,否则比赛过程着实太枯燥。 “是哪一个?”主考官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