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别问,问就是某家爱才。 大汉于长安拜张温为太尉,成为第一位不在朝廷的三公,有传言张温以行贿方式得到此位。 虽然张温对此予以强烈否定,但大多数人是不信的,谁让你张温有前科啊... 不管这个太尉是买来的,还是凭实力从刘宏那里得来的,都不影响张温以太尉的身份征辟凉州士族。 没几天,张温的征辟文书,就到了武威郡姑臧县贾家。 此时的贾诩已经快奔四了。 贾诩作为凉州中年人的扛把子,最大的官就是郎官。 这个官职怎么说呢。 大汉没有五千太守,但是有五千郎官... 虽然郎官常有出任地方长吏的机会,但是好几千号人都在那排队,可想而知... 武威郡贾氏一族可谓正统的儒学豪门,他家祖上很阔绰,贾诩祖上算是荀子徒孙... 在收到太尉张温的征召后,贾诩是不打算挪窝的。 大汉现在这么个情况,哪个年轻人想出仕啊,在家看看书,做做学问不好么。 但是贾诩老爹可不这么想。 自己老儿子在家呆三十多年了,出去当官的时间一共就没几年,虽然说儿子常伴身边好。 但是看了三十多年,还是有些腻歪啊。 正好这次赶上太尉亲自征召,这是啥? 这是机缘。 关键是张温给的条件还不错,直接给个太尉掾属的职位。 【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多好。】 反正贾诩老爹现在是很满意,成天催促贾诩出去当官。 贾诩看着快六十的老父亲,还天天从早到晚往自己这跑,精神倍足的模样,那也是长叹一声,收拾好行李,就出发了。 就当出去游玩了,在家呆了好几年,也快长毛了。 其实贾诩一点都不看好张温。 大汉有几人能在三公位置上坐一年的,估计啊,一年后张温就得被撸了,我到时候还得回来。 随即还特意询问了一下他爹,要不要点特产什么的,一年后给您老带回来。 .... ps:另外这章我弄出不少熟人来了。 就比如这个匈奴人,这可是个大鱼。 【史实都是真的,只有征召贾诩是我编的...】 晚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