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父亲的意思是……” “此事,你就不用操心了, 回头为父好好思量思量,再做断处。” ##### 一身便装的李世民来到了洛阳城外的洛水之畔, 打量着那高出水面以及两岸不少的高架铁索桥, 啧啧称奇不已。 想要登上这高架铁索桥, 需要在离洛水岸边十数丈外,步上那道很长的缓坡。 因为桥梁高度与河岸的高度差有点大, 所以需要架设出一道长缓坡来,以避免重车、重货因为坡度过陡而倒退伤人。 不过也正是多了这十数丈的缓冲,不论是重车还是行人, 都走得甚是轻松。 李世民大部份时间都只是在欣赏, 时不时小声地询问李恪一些疑问。 毕竟当初自己可是说好, 让这小子自由发挥。 好在李恪表示, 处弼兄只是在城外修建这种更容易建成的铁索桥。 至于城内的话,则是修建经典造型的石拱桥, 避免与洛阳城的整体风格不搭调。 欣赏完了这高架铁索桥,顺便到了城外溜达一圈放了个风的大唐天子终于心满意足地坐着那安稳的四轮马车悄然地回宫。笑了起来。 长孙皇后来到了书案前坐下,抄起了笔, 蘸了蘸墨汁看向程处弼。 “就劳烦婶婶写上几个字:长安旬报一定会越来越好。” “……”长孙皇后虽然不理解后面为什么要加那么几个字,不过还是全神灌注, 凝于笔尖写下了这几个字。 程处弼小心翼翼地吹干了之后,这才精心地卷了起来, 心满意足地告辞而去。 “处弼兄,你为何要让我母后写那么多字, 不是长安旬报四个字就够了吗?” “呵呵……我说贤弟啊,你母皇可是大唐的皇后,字可金贵着呢。 好不容易逮着机会,不让她多写几个,我岂不是亏了?” “处弼兄,你这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李恪一脸黑线地打量着程处弼。 “你该不会想着要卖我母后的字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