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说明什么-《重写科技格局》


    第(2/3)页

    第二是寻找舆论盟友,米国之所以能能在国际上通过舆论如此污蔑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拉拢了欧洲媒体,在这件事情上,他们达成了舆论联盟。十几个国家都报道一样的情况跟一个国家报道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哪怕这个国家是米国。

    我们华夏舆论力量到目前为止都显得单枪匹马,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寻找我们的盟友,形成舆论联盟,这是一个效果倍增的事情。

    第三是官媒下沉,互联网就是一个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技术,距离感在互联网上或许存在天然的相悖性。

    第四是加速专业媒体的发展,在更多领域推动专业媒体的布局,形成对应领域的专业生态,提升华夏在各个领域的全球专业形象,形成我们的专业影响力。

    第五是反击机制,我们可以不干预别人家的事情,但我们不能一味的防守,我们可以不主动出击,但我们可以反击,因此我建议成立国际舆论研究中心,随时跟进国际舆论的发展方向,掌握并挖掘出舆论话题,当别人攻击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对应的反击,打造我们的舆论威慑力。

    最后就是加大文化输出,我是认可一个观点的,为什么西方这么喜欢拿我们华夏做文章,因为他们老百姓一点都不了解我们,他们甚至都搞不清楚华夏具体在哪,到底有多大,连一个最基本的认识都没有,所以华夏对于政客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政治敌人,可以肆意的抹黑,反正老百姓啥都不知道,也没多少人会选择来华夏工作学习,更不会有多少人定居。

    所以舆论战的基础其实依然是综合国力,但在综合国力就是这样的时候,文化输出就是一个很好的武器,我们没有办法通过综合国力来让世界认识我们,那我们就通过文化输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夏。”

    “现在文化输出最好的渠道,也是互联网吧。”

    “可以这么说,这几年互联网带来来很大的变化,但我认为未来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只会更大,所以我们应该好好重视互联网的力量。”

    “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有领导提出看法,“我们也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网络文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网络文化中充斥着暴力,犯罪,色情等元素,这在我们内部也是争议非常大的一个东西,这些元素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来说很可能会起到错误的引导。”

    “一定的限制肯定是有必要的,不可能什么底线都没有,尤其是对孩子来说,我一直都认为对成年人不需要有太多的限制,因为成年人基本都已经建立三观了,这个时候文化作品不太会去影响他们的三观,反倒是在映射他们的三观。

    主要是对孩子来说,大多数孩子都处在三观建立期,如果网络给他们灌输了太多阴暗的东西确实是需要我们注意的一件事情。

    所以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因为作品本身很难规定只给成年人看,又要考虑成年人和未成年的区别,又要考虑文化发展,这个度确实很难把握,我也不敢轻易给出建议。

    只能说作为一个文化输出企业,我会更注重作品本身,我认为作品是有能力做到既包容合适尺度下的人性,又给出正确的引导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