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九头蛇-《乱世栋梁》


    第(3/3)页

    无数骑兵,出现在地平线上。

    骑兵越来越近,不用千里镜,都能看到对方的动静。

    看上去,大概能有两三千骑,可在陷入绝望1人们眼中,那就是密密麻麻的骑兵,几乎把东边的地平线都挡住了。

    王僧辩再用千里镜仔细看去,骑兵打出的旗号,以及那特征明显的“漏斗盔”,表明了对方的身份。

    “徐、徐、徐...是徐州军,是徐州军来了!”有人欢呼起来,带着哭腔。

    须臾,欢呼声如潮响起,那是绝望的将士见到意料之外的援军后,发自内心的欢呼和哭喊。

    “徐州军来了!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欢呼声震动四方,溃逃中的梁军将士,被欢呼声惊醒,随后发现追兵没跟上来,跑着跑着渐渐放慢步伐。

    他们看向东边,看到了东边地平线上出现的骑兵,那仿佛无边无际的骑兵。

    先是难以置信,然后是震惊,接着是狂喜,欢呼雀跃:“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溃散的人们开始各自聚集,因为突然冒出来的援军,看上去数量很多,所以...

    所以我们不用跑了!

    兵败如山倒,倒着倒着戛然而止,崩塌的碎块渐渐变大,又开始聚集起来。

    无数人想着:赫赫有名的徐州军来了,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中军处响起鼓声,那是激动万分的王僧辩,命人擂鼓聚兵,与龟背山处响起的鼓声交织着。

    鼓声传到东面,传到一脸疲惫的李笠耳中。

    他看着前方,夕阳下一片狼藉的战场,看着军势如日中天的齐军大阵,无语:

    再晚一点,我就变成送终的了...

    旁边,双腿捆在马上的朱买臣,因为连日赶路又没怎么得睡,只觉身子都快散架了。

    他看着宛若孤岛的龟背山以及残留的中军,还有南面那些溃散的将士,心惊担颤:“君侯,我们没来晚吧?”

    “还好吧,有得救。”李笠说完,换乘备马,顺便啃方便面。

    细作来报,说齐军为了破铁丝网,打造了专用战具“九头蛇”,但这玩意具体是什么,不清楚。

    李笠觉得事情要糟:对方搞不好要打个歼灭战,而不是击溃战。

    他有一百种理由见死不救,坐视王僧辩、陈霸先覆灭,然后萧绎声望大损。

    至此,梁国国内,再无军队可与徐州军抗衡,也无大将,可以在资历上压过他。

    萧绎或许会因为北伐惨败而倒台,萧嗣接任,“录尚书事”,然后与李笠合作,内外呼应,就....

    可是如此一来,国家就完了。

    歼灭了梁军两支主力军团的齐军,回师东攻,徐州又能撑多久?

    就算撑住了,今年屯田的收成也没了。

    而沔北、淮西梁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地盘哪里守得住?

    损失了两支主力军团的梁国,至少十来年恢复不了元气,甚至连国内局势都无法稳住。

    诸王乘势而起,率军问鼎建康,内战打得国家分崩离析,徐州再好,又能撑多久?

    于是李笠把心一横,率领骑兵来救“老王”、“老陈”。

    监军长史朱买臣是湘东王的心腹,当然知道王僧辩全军覆没的后果是什么,所以没有任何意见,并随行出击。

    李笠调动自己能调动的所有骑兵,凑了将近三千骑,带上所有能带上的马担任备马,从濮阳津赶到这里,累得不行。

    徐州军骑兵啃完方便面,李笠让人吹响号角整队,手提两刃槊,前出。

    长途跋涉,人和马都很累,哪怕骑上了备马,冲击力也下降许多。

    但是,齐军打了一天仗,同样很累。

    双方军队整体上都到了体力和意志力的极限,那么接下来的交锋中,谁犯的错误越少,谁的胜算就越高。

    一辆辆双轮车,被徐州军推到前面,车上有长条物体,罩着布。

    朱买臣看着己方带来的这些双轮车,觉得奇怪:这莫非是什么兵器?能杀敌?

    却见李笠看着自己,一脸神秘:“朱公,眼下有一个大功劳唾手可得,不知感兴趣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