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经世济用-《变臣》


    第(3/3)页

    手拿笔,江安义平静了一下心情,在心中迅速地盘算了一下该写的诗句,一首铭文跳入他的脑海中。铭要求文字简练,不要求内容境界高,比起诗词更适合书院,江安义决定略做修改,写下这首铭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偏域,养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须羡章义,何用慕泽昌,今日始,黄羊奋登。”

    苏子明赞道:“此篇铭文博约温润,发人深思,既述怀抱又明心志,真乃绝妙好文。安义,黄羊书院必将因你这篇《黄羊铭》而名传千古。”

    赞叹声响成一片,站在后面的人往前涌,场面混乱,凌旭高声喝道:“大家别挤,前面的人大声将铭文诵读出来,让大家都听一听。”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整齐地诵读声在大堂内响起,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诵读声中,一遍又一遍,沉迷而难以自拔。

    苏子明大声宣布道:“我会让人把此铭刻于石碑之上,并在书院内建一碑亭,以志今日之盛。”

    众人齐齐向江安义弯腰行礼,道:“多谢江先生。”

    若干年后,黄羊碑亭成为读书人必来游玩观赏的盛地,不面对石碑,诵读一遍《黄羊铭》,体念铭文中的高洁情操。数十年后,经世济用的理论在大郑盛行其道,读书人纷纷把此次黄羊书院江安义的讲话作为始点。

    (这两章写得很难,深感知识不足,写不清想表达的内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