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三 东南生变-《七海扬明》


    第(2/3)页

    当婆罗洲和九龙两大殖民公司建立之后,东南藩镇更是没了和清军战斗的心思,虽然嘴上还是喊着光复大陆光复中原,但是舟山已经成为了东南走私集散地和为南洋自家基业谋取更多人口和资源的基地,这一次,合众国与晋藩组织两广会战,各藩镇赶忙派遣沈廷扬出面协商出兵之事,无论陆军水师都是精锐尽出。

    这就是大明藩镇军阀们的生存方式,爵位、利益和民族大义他们都想要,以往与清军打生打死是为了这些,现在走私、出兵也是为了这些。

    与率领大军南下两广的兄长博洛不同,岳乐此番是秘密南下,按照当初在乾清宫商定的计划,借助两广会战吸引了岛夷和鲁逆精兵的机会,一举攻占舟山,解除大清在浙闽、江南最大的威胁,而岳乐有如此把握,便是他麾下的水师,此番岳乐集中了辽东水师、江南水师两支满清最精锐的水师,光是加列船就多达五十四艘,另有一百多艘其他大型水师战船,而岳乐对军队的集结和运动进行了大规模的掩护,其调遣闽浙陆师是以闽浙总督陈锦南援两广的名义,而辽东水师南下更是秘密进行。

    岳乐当初在渤海指挥辽东水师取得了收复山东的胜利,但也只是控制了渤海湾罢了,在广袤的黄海区域内,满清的水师根本不敢出没,所以,辽东水师绕行山东半岛,经过黄海、东海进入浙江是完全不可能的,别说这般长的航线,就连江南水师都不敢南下进入杭州湾。

    岳乐选择了内陆机动的方式,正是这个办法打动了清廷权力的核心,岳乐通过京杭大运河,把辽东水师主力调遣到了杭州湾,辽东水师采用人船分离的方式,先以援助两广的名义,把辽东水师官兵伪装成绿营南下,而水师战船的主力战舰,排水量在两百吨左右的加列船则经过拆解,所有的船桨、桅杆、战棚、火炮弹药被拆卸下来,将炮口和桨口用木板封死,伪装成趸船,一路由漕船拉着南下,一来加列船排水量太大,有些河段无法通过,二来也为了掩人耳目,为了辽东水师这三十艘战船通过,岳乐不仅利用了秋季运河水位较高的时机,还改造、损害了多道水闸,而为了进入杭州湾,还疏通了部分河道,利用了潮涌。

    专业辽东水师战船让岳乐费尽心机,从七月一直持续到了十二月,才堪堪完成,幸好漕运的高峰期已经过了,而北地海港冰封,没有战事,否则岳乐此举必然是自毁长城。

    岳乐选择的时机可谓占尽天时,不仅东南藩镇因为两广会战,精锐抽调一空,就连驻扎泗礁山的海军江南分舰队也因为中荷战争和两广会战而主力不存。

    中荷战争中,合众国倾举国之力,各地方舰队甚至海岸警备队都是抽调主力战舰参战,在原先江南舰队的编制中,不乏战列舰、巡洋舰和风帆护卫舰,但在中荷战争中,一切三百五十吨以上的风帆战舰抽调一空,江南舰队只剩了十二艘双桅纵帆护卫舰和通报船作为主力舰队,还有两支共十八艘桨帆分舰队。

    中荷战争结束,江南舰队实力略有恢复,但也十分有限,仅仅增加了两艘风帆护卫舰罢了,原因很简单,在中荷海战最后的大混战中,原本隶属江南舰队的大型巡洋舰大多损失,而在战后,海军先后成立印度洋舰队、南华海岸警备队、邦加岛驻留舰队,大量的主力舰被分拆,剩下的军舰中,又因为战损,此刻大半还在各大船厂维修,旁的不说,就连理论上中国海军第一舰队,大舰队,此刻也只有两艘战列舰处于服役状态,中荷战争打败了荷兰舰队,也打残了中国舰队。

    巡洋舰和护卫舰一类主力舰预计在永历八年下半年开始补充,但岳乐选准了空档期。

    在抗清御虏统一阵线中,合众国划分了三大战区,北洋、东南和南方战区,北洋战区合众国主导,南方战区,合众国与永历藩镇合作,东南战区自然是合众国与监国藩镇合作,但长久以来,合众国在东南一带不曾动用陆军,所以东南战区一直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双方少有的合作都是防海,而在职责划分上,泗礁山的江南舰队负责堵住长江口,把对东南局势威胁最大的清军吴淞水师等江南水师堵在长江里,而舟山各藩镇,尤其是沈廷扬和黄斌卿要提供协助。

    陈锦站在地图前,向岳乐介绍道:“目前来说,鲁逆之中分为两派,一派以郑彩为首的郑藩为主,其据点在金门、厦门两岛,肆虐漳、泉一带,不得安生,福建沿海亦为贼所掠,而其余诸贼则骚扰浙江沿海,若风向合适,其也相互合作,并汇同岛夷北上江南沿海,虽只是跳梁小丑,但防不胜防,导致浙闽赋税之地,不能为大清所用。

    鲁逆其余诸贼在舟山群岛一带,而寇据舟山本岛的却是永历一脉的黄斌卿,此贼与岛夷素来交往很深,听闻黄贼与岛夷贼首是故交,此番两广生变,郑藩藩主郑彩、鲁逆中沈廷扬等贼酋都是南下两广了,如今北风正烈,其战船回援极难,正是我大清水师一举荡平舟山之良机。”
    第(2/3)页